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尹靜 馬澤華 李燦)六月的潭城,荷香彌漫。湖南九華國際新城開發建設有限公司重整案迎來歷史性突破。金奧湘江公館項目繼此前534套房屋“交房交證”后,又于今夏交付688套,在重整程序中累計有1222戶業主實現安居夢。金奧湘江公館在司法重整淬煉下涅槃重生,為房企紓困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范本。
一度處于銷冠狀態 一落千丈陷入爛尾
九華國際新城于2008年在湘潭注冊成立,主要經營金奧湘江公館房地產項目的開發建設。因項目地處九華北及長沙南,毗鄰湘江及沿江路、潭州大道等快速路,黃家灣地鐵站在項目地塊西南側,其區位優勢突出、交通便利,項目銷售業績長虹,在2020年至2021年期間,一度處于湘潭市域內樓盤銷冠狀態。
近年來,受集團及關聯公司規模擴張等經營調整影響,九華國際新城的大量資產被用于集團融資擔保,現金流受到影響,在房地產市場陷入低迷狀態情況下,集團及關聯公司巨額債務爆發,九華國際公司深受牽連,于2021年12月陷入全面經營困頓,其開發的金奧湘江公館項目也進入停工爛尾狀態。
搭乘保交樓政策東風 但仍缺1.5億元續建
金奧項目停工后,數百名購房戶紛紛開始維權。鑒于項目資金缺口較大,面臨巨大的房屋交付壓力,金奧項目被列入重點風險樓盤,由湘潭市及湘潭經開區兩級住建部門專項制定“一樓一策復工方案”予以重點監管。2022年7月,恰逢國家保交樓資金幫扶政策出臺,九華國際新城借用國家保交樓專項資金,順利啟動項目復工續建,從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,相繼有1.29億元國家保交樓專項借款資金投入項目,保障了項目各項續建工作的正常推進。
在1.29億元保交樓資金使用完畢后,公司缺乏必要的資產用于擔保,無法引入更多資金,而項目距離整體完工交付尚有約1.5億元資金缺口。金奧項目面臨再次停工的困境,各類矛盾逐漸凸顯,各施工參建單位、購房戶群體集體維權,多次引發訴訟和信訪事件,企業瀕臨絕境,政府也面臨保交樓專項借款資金的保障與退出難題。在此情況下,九華國際新城向湘潭中院申請破產重整。
破產重整救樓盤 投放1.14億公益債借款資金
2023年8月9日,湘潭中院裁定受理九華國際新城重整案,并指定管理人正式接管該公司,在推進對公司資產負債清理及共益債引入的同時,同步開展項目續建的購房戶、施工單位的溝通談判,確保項目續建不中斷。
湘潭中院指導管理人以第一次債權人會議決議方式,確認了此前已投入的1.29億元國家保交樓專項借款為共益債,并決議對缺乏資產擔保的新增的國家保交樓專項借款4900萬元確認為共益債,以確保這筆專項借款能順利投放,用于解決當下的項目續建資金難題。同時,指導管理人加強與各施工參建單位溝通談判,爭取各單位通過墊付共益債工程款的方式推進項目續建,加快對已完工程及未完工程的造價鑒定,以啟動重整共益債融資工作。通過組合拳,各施工參建單位在半年時間內相繼墊付了3600萬元建設資金,管理人也通過與主要資產抵押權人數十次溝通談判,通過債權人會議及法院裁定方式最終確定了共益債融資方案,確保了1.14億元共益債借款資金順利分步投放,有效解決了資金難題。
1200余套住宅完成施工并交付 實現多方共贏
在共益債借款資金的支持下,金奧湘江公館項目的保交樓續建工作得到了穩步推進,九華國際新城的重整工作也取得了顯著效果。至2025年1月底,金奧湘江公館項目1600余套住宅均已完成驗收及產權登記工作,并于2025年4月以取得房屋不動產權證的方式,實現了向全體1222戶購房戶交房的目標。
該案是湘潭中院充分發揮破產審判職能,服務“保交樓、穩民生”國家政策大局的生動實踐,面對風險樓盤交付難題,法院及時啟動司法重整程序,依法確立管理人主體地位,有效破解了因原開發主體失能導致的責任缺位困境,為政府保交樓工作在法治軌道上順暢運行提供了堅實的司法支撐。湘潭市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積極參與,在項目監管、施工協調、群眾接訪等方面提供了強力保障,彰顯了府院協同的強大效能。尤為重要的是,全案始終將保障1200余戶購房業主的安居權益作為核心價值追求,通過公開透明的信息發布和細致入微的群眾工作,切實回應業主關切,有效化解了潛在群體性風險,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,也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了有益范例。
責編:馬志軍
一審:馬志軍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